当前位置:张氏族谱

挥祖至良祖

发布日期:2017/12/1 13:03:45 访问次数:6737

一、挥祖至良祖


从挥祖到良祖存在的争议是,有少数谱记七十四代,挥之子是张若,多数谱记八十代,挥之子是张昧。本谱以八十代编排。以八十代者排法也不一,不能断定自己的才正确,只能为参考料选修。

黄帝:轩辕公  号有熊,少典之次男,生于公元前2708前癸丑岁戊子日于寿丘。卒于公元前2598年癸卯岁八月甲戍戌日,享年111岁。居轩辕之丘,(河南新郑之西)国初都有熊(河南新郑县)后迁都涿鹿,本名鼓城上谷(今察哈尔涿鹿县东北鸡鸣山轩辕城)。四位妻室共生25子,得姓者共14人。其后世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虞舜等,皆为黄帝直系子孙。         

元妃西陵氏嫘祖:生三子:长子昌意、次子玄器、三子龙苗。

次妃方氏女节:  生二子:长子休、次子清。

三妃彤鱼氏:    生二子:长子挥、次子夷鼓。

四妃嫫母班氏:  生二子:长子苍林、次子禺阳。


001世 挥 公 字天禄号玉爵。黄帝第五子名青阳讳挥,为弓正,始制弓矢,因此而赐姓张。世居轩辕之丘,徒居河北青阳,即河北省冀州婺城县明德乡仁里(今清河县)。据2005427—29日在河南濮阳召开的世界张氏总会称,挥公生于濮阳,活动于濮阳,今濮阳市己建有挥公大殿,前面有高达8米的挥公塑像,并建有一座挥公陵墓。(详见人物篇)妣诸葛氏、继姜氏: 共生四子:长昧讳文钦,次选讳文选,三盛讳文盛,四般字文光。


002世 昧 公 挥公长子,讳文钦,妣元冥水司政,封于汾州,主水旱疾疫之职,世居尹城(山西太原),号尹城派。(今清河县城池)立庙太原。妣元冥  生二子:长允格、炉灶发明者,玉皇上帝封属司命之神次台骀。(朝代颛顼王时)。


003世 台骀公 字广望,继司父袭司之职,宣汾、洮,障大泽,以处太源,帝(颛项)用嘉之,封渚汾川,是为汾神,有庙存太原县,南存塑相。《佐传:昭公元年》载:晋侯有疾,郑伯使公孙侨如晋聘,且问疾。叔向问焉,曰:寡君之何神也?子产曰: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,为玄冥司,生允格、台骀。台骀能业其官,宣汾、洮,障大泽,以处太原。常用嘉之,封诸汾川。沈、姒、蓐、黄,实守其祀。今晋主汾而灭矣。。大泽帝嘉之,立庙于太原,至晋朝封为昌宁公,配似氏(姚)。

配似氏  生一子:伊源。


004世 伊源公  台骀之子、名颜号地衍,帝喾时人,袭司水政之职。居山西太原。

元陈氏  共生子四:张谟、简竹、张侯、突美(突)。

继锋氏


005世 简  竹  公生子二:长正、次果。


006世 次    果为尧待中,后养气于云阳,常乘白驴往来于汾晋间,自称生于尧之丙子。至唐湘州刺史荐之朝。号之通公,八仙果老即此公也。另一说:美之子果正,精通金本之术,号玄通先生,即八仙张果老是也。(商喾时期)。


005世 张    伊源三子,名桃,号康意,帝尧时乙亥年为大夫,

配桃氏  生子三:居若(若)、立方、敬和。(尧帝时期)。


006世 立芳公:候公次子,尧时为待中,赐号元通先生。配姜氏(钱)。

配姜氏,生子二:张乾、张坤。(尧帝时期)。


007世 坤    立芳公次子,舜帝时人,配姚氏(卜)。

配姚氏  生子一:敦吾。(舜帝时期)。

008世 敦吾公  张坤之子,配姚氏(黎、吕)。

配姚氏  生子一:郊。(夏禹时期)。


009世 张郊公  敦吾公之子,讳阳,一作大效,官封司火政之职,妣高氏(黎)。

妣高氏  生子:重熙、作元。(夏启时期)。


010世 重熙公  张效公之子,字宓夷,为火正官,配似氏(黎)

配似氏  生子:吴光、仲疑、叔启。(帝启时期。)


011世 吴光公  重熙公之子,一作光英,名孟考,帝启之人,因发明火灶,被后世尊为司命真君、即灶神。刘氏(陈)

配刘氏  生子一;天杰。


012世 天杰公  吴光之子,名槐居,讳承,少时神清气爽,有巨人之志,后助禹王治水有功,居四岳诸侯之长。

配昌氏(姚)。

配昌氏  生子四:钦若、张选、张盛、张明。(太康时期)。


013世 钦若公  天杰公之子,字秀臣。继父职,率诸侯会禹王于涂山,执玉帛受典则,后迁防(房,今曲阜防山乡)山。配古氏(姜)。

配古氏  生子五:长嘉学(桃)、次嘉奇(榆)、三嘉腾、四嘉发、五嘉伟。


014世 张榆公  钦若公次子,一作检公,字嘉奇。夏朝太康时大夫,妣黎氏(黄、山)。

妣黎氏  生子二:长临(明契)、次卧(升逢)。(仲康时期)。


015世 张临公  张榆公长子、字明契,夏仲康时为大夫,妣陶氏(韦)。

妣陶氏  生子一:张宜。(仲康时期)。


016世 张宜公  张临之子,字用梁,帝相时为大夫,妣陶氏(刘、姚、董)。

妣陶氏  生一子:张阳。


017世 张阳公  宜公之子,字志恒,为帝相时大夫。妣黎氏(吕、常、刘)。

妣黎氏  生子一:张安。(帝相时期)。


018世 张安公  阳公之子,名世男,定(浞)王辛酉(前2100年)为浞寒大夫。妣古氏(金、黄、唐)。

妣古氏  生子一:张考。(浞王、少康时期)。


019世 张考公  安公之子,字仲权,为少康时大夫,妣刘氏(山、姜)。

妣刘氏  生子一:张承。(少康时期)。


020世 张承公  考公之子,字丞、名济时,为帝槐时大夫,妣陶氏(兰、优、吕)。

妣陶氏  生子二:张喾、张爨。(帝槐时期)。


021世 张喾公  承丞)公之长子,字质明,帝芒大夫,妣姚氏(王)。

妣姚氏  生子三:龙(康)、琦(嵩)、珍(珑)。(帝芒三世王时期)。


022世 琦    字孔武,喾公三子,为帝泄大夫,妣常氏(山、梁、赵)。

妣常氏  生子二:契、希。(不降王时期)。


023世 希    字步龙,琦公次子,为帝扁大夫,妣唐氏(姚、谢)。

妣唐氏  生子三:志恒(燧)、志生、志学。(帝扁时期)。


024世 志恒公  希公长子,讳燧,为帝扁大夫,妣姜氏(常、鲍)。

妣姜氏  生子一:泰(秦)。(帝扁、帝廑时期)。


025世 泰    秦公 志恒公之子,名世南,为帝孔甲大夫、太史。妣伏氏(唐、甘)。

妣伏氏  生子二:仲(权)叔、仲奏(还公)。(孔甲、帝皋时期)。


026世 还    秦公长子,环公、字仲(权)叔、夏末为帝发大夫,妣王氏(姜、蕉)。

妣王氏  生子二:纯、济(经)。(帝发、桀王时期)。


027世 纯    仲权之子,字中山,为商朝开国之主商汤王的大夫,妣赵氏(胡、伏)。

妣赵氏  生子一:质(质明)。(商汤武、太乙时期)。


028世 质    纯公之子,字明灏,质明,大丁,妣赵氏(邓、王)。

妣赵氏  生子三:厢、康、嵩。(太丁、外丙时期)。


029世 康    质公次子,字孙伦(作),名勉,为太康时大夫(太甲),妣邹氏(常)。

妣邹氏  生子一:启。(仲仁、太甲时期)。


030世 启    康公次子,字丁盛,商太康时大夫。妣鲍氏(颜)。

妣鲍氏  生子一:立(子吕)。(沃丁时期)。


031世 立    启公之子,字子吕,商小甲大夫,妣傅氏(鲍)。

妣傅氏  生子二:瑰(先克)、璇。(太康时期)。


032世 瑰    立公之子,字生克,商雍已大夫,妣王氏(傅)。

妣王氏  生子二:株(秩、引和)、佐例。(小甲、雍已时期)。


033世 株    瑰公长子,一作秩公,秣(秼)、字引和,妣姜氏(吉)/

妣姜氏  生子二:庭、疱(庖)。(大戊时期)。。


034世 庭    株(秩)公长子,字振壬,妣颜氏(蕉、有)。

妣颜氏  生子一:颢(灏、瑞昌)。(中丁、外壬时期)。


035世 颢    庭公之子,字瑞昌,妣常、房氏(邓)。

妣常生  子三:珠(善氏)、珍、玉。(河澶甲时期。


036世 珠    颢公长子,一作洙(决、珠)公,字善明,商祖丁大夫。妣常氏(邓)。

妣常氏  生子二:攸逊、勉(书康)。(祖乙时期)。


037世 勉    洙公之子,一作易公,字书康,商祖辛大夫,妣祁氏(常、苍)。

妣祁氏  生子一:都(元和)。(祖辛、沃甲时期)。


038世 都    勉公之子,字元和,妣王氏(祁)。

妣王氏  生子一:助(归生)。(祖丁时期)。

039世 助    都公之子,名归生(先),妣姬氏(王)。

妣姬氏  生子三:顺(顺公、顺天)、乙、须。南康(庚)、阳甲时期)。


040世 须    助公长子,一作顺乙,妣傅氏(姬、陈、锋)。

妣傅氏  生子一:园(虞)。


041世 园    须公之子,字虞南,号卢高,妣姜氏(傅)。

妣姜氏  生子二:辛肖、光峻(光侵)。(盘庚小辛时期)。


042世 肖    园公长子,一作辛肖,字器之,妣刘氏(姜)生子一:昶(成良)。(小乙时期)。


043世 昶    肖公之子,字成良,妣姬氏(刘)生子二:浚(受丁)、启。(武丁时期)。


044世 浚    昶公长子,字受丁,商殷武丁(小乙)时将军,妣祝氏(姬)生子一:惠(郁正)。(祖庚时期。


045世 惠    浚公之子,字郁正,名少壬,为祖甲时司马(武丁时将军),妣祝氏(宋)。

妣祝氏  生子一:谊(仲交)。(祖甲、禀辛时期)。


046世 谊    惠公之子,字仲(重)交,号丞厚,商康丁为豫州牧(祖甲时豫牧),妣雷氏(宋)。

妣雷氏  生子二:稳(季甲)、贤。(康丁、武乙时期)。


047世 稳    谊公长子,字秀甲,名秀,为武乙(大丁)太史,妣彭氏(雷)。

妣彭氏  生子二:元(永先)、威。(文(大)丁、帝乙时期)。


048世 元    允公,稳公长子,字光猷、永先,帝乙大夫,妣姜氏(彭)。

妣姜氏  生子二:政(正)、奎。(帝乙、帝辛、纣王时期)。


049世 政    元公长子,字郁正,名攸成,为西周武王大夫(前1046-1043),妣王氏(陈、羌)。

妣王氏  生子一:炳(卿能)。(周武王约公元前十一世纪)。


050世 炳    政公之子,字卿能,武王卿士,妣唐氏、韦氏,生子二:华辰、拱辰。(成王时期)。


051世 辰    炳公长子,一作辰公,字拱斗,康王先锋,妣邓氏,生子二:张本、本太。(康王时期)。


052世 本太公  辰公次子,字太照,昭王卿士,为周昭王(前995-977)大夫。妣蓟氏(苏)。

妣蓟氏  生子三:灼、燥、焰。


053世 灼  公  本太公长子,字子鲜,妣沃氏,生子一:兖(穆王)。


054世 兖    灼公之子,字史锡,穆王大夫,妣安氏(唐),生子二:灵、伟。(恭(穆)王时期,前976-922)。


055世 灵    兖公长子,又作麟公,字仁瑞,周懿王大夫。

妣原氏  生子一:宏。(懿王、孝王、夷王时期,前885-878)。


056世 宏    灵公之子,字广泰,周夷王大夫,妣刘氏,生子二:道、绅。(夷王时期)。


057世 道    宏公长子,名无忌,历王大夫,妣王氏(黄),生子二:仲、允思。

《安士全书》载:帝君曰:予皇考姓张,讳无忌,事周厉王,为保氏。时王耻闻过失,至于监谤,怒皇考谏诤,窜死番阳。时予尚幼,从母黄氏,迎丧归葬河朔。十岁就外学,名予曰忠嗣,追先志也。既冠,王父平子,字予曰仲,母氏慈祥明辨,笃于教训(帝君自言母氏日诵观经,晚年无疾坐化,益信此时有佛法)。值宣王继位。京师,登肺石以自明。有诏复皇考官,谥曰献,仍以予为保氏。予先有兄允思,不幸早世,母氏痛之,遂迹不起。予以孙承予,服斩哀三年,哀毁闻予中外,时以考友称予,字而不名。(历王时期)

妣王氏  生子二:仲、允思。


058世 仲    道公长子,一作忠嗣,字广明,号仲甫,周宣王(前827-782)时与尹吉甫同朝贤相为卿士,以才孝友著称。居曲阜防山(山东房山),后迁剑州梓潼。诗云张仲孝友堂是也,公为母复仇,居四川绵州梓潼县,仲公是挥公之后见之于正史的第一位张姓名人。宋建炎间(北宋年间),张仲敕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,理顺天下人之心,元朝延佑间(南宋年间),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帝君,通称文昌帝君,建庙崇奉,与关圣帝君同列祀典。二月初三圣诞,各地多有建筑文昌阁以纪念,明成化间建庙立碑于京师,

孟夫人  生子二:逸、象(字樊阳。)(宣王时期)。


059世 逸    仲公长子,字孝郁正,名然明,周宣王大夫,妣帅氏(周),生子一:伯谦。(宣王时期)。


060世 伯谦公  逸公之子,字守善(姜),号洪颁,妣范氏,生子一:信明。(幽王、平王时期)。


061世 信明公  伯谦之子,字左吉,妣申氏,生子二:实、贵。(平王时期(前770-720)。


062世 实    信明公长子,一作实德,字诚厚,活动于平王时期(前719-897)妣姚氏(兰、谢)。

妣姚氏  生子二:禹臣,君臣。(春秋桓王时期)。


063世 禹臣公  实公之子,字洪颂,号鲁派,周釐王司徒,居曲阜,妣冷氏,生子一:元驭。(庄王、釐王时期)。


064世 元驭公  禹臣公之子,字卓茂,活动于周平王、周桓王时期(前719-697)。妣扶氏(胡)。

妣扶氏  生子一:熙。(惠王时期公元前676年)。


065世 熙  公  元驭公之子,字正先,妣王氏(蕉),生子一:元淑。(顷玉、匡王时期)。


066世 元淑公  熙公之子:字义方、名万成(叔、叔元、元淑),活动于周庄王、周厘王、周惠王时期(前696-652)晋武公大夫,自公至七十四世均为春秋时期晋国大夫,门第显贵无比。妣王宜人(唐)。

王宜人  生子一:奉仪。(定王时期,)。


067世 奉仪公  元淑公之子,一作凤仪,字万成,简王(一作敬王)时人,为晋大夫,居山西曲平阳府曲沃,妣洽宜人(雪、鲁、诒)。

洽宜人  生子三:张鲁、仲承、淑传。(简王时期,前676-652)。


068世 鲁    奉仪公长子,一作高陵,随父居山西平阳府曲沃县,为晋国上大夫,妣卜氏(傅)。

妣卜氏  生子一:宣武。(战国、灵王时期,前676-651)。


069世 宣武公  鲁公长子,字策,妣仲氏(梁),生子一:佐侯。(景王时期,前651-619)。


070世 佐侯公  宣武之子,字义昭,周敬王时为晋大夫。会诸侯战于鞍山,手和臂皆被箭穿,仍奋力推车,冲向敌陈,以死致胜,官拜忠贞侯,妣范宜人(诏)(敬王时期)以上春秋战国时期,以下东州列国时期,周顷王前618-613,周匡王,前612-607,周定王,前606-586)。


范宜人  生子三:伯源、仲承、叔傅。


071世 伯源公  侯公长子,字高龄、字老,为晋大夫,拜中军司马,以善颂善祷称,出史记书,晋献成子成室,张老祝曰:歌于斯哭于斯,聚国族于斯.....”,居长安。妣孟氏(傅)。

妣孟氏  生子二:君臣、善勋。(贞定王、考王、威烈王时期,前585-572)。


072世 君臣公  伯源长子,字有量,晋大夫,中军司马。活动于周灵王时期(前571-545)。改服修官,徙居曲沃,是为曲沃派。《春秋左传襄公》载:十六年春(前557),葬晋悼公。平公即位(前557-532),羊舌肿为傅,张居巫为中军司马,祁奚、韩襄、栾盈、士鞅为公族大夫,虞丘书为乘马御。妣邓氏(刘)。

妣邓氏  生子一:趯。


073世 趯    君臣公之子,名琬来,为晋大夫,活动于周景王时期(前544-520)。《春秋左传昭公》(前541-509)载:昭公九年(前532),二月庚申,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,实城父父人于陈,以夷濮西田益之。迁方城外人于许。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。晋梁丙、张超率阴戎伐颍。妣刘氏(吴)。

妣刘氏  生子三:骼、髓、体。


074世 骼    趯公长子,名鲂,字子喜,为晋大夫,活动于周景王(前544-520)至周敬王至(前519-476)时期。《春秋左传:襄公》(前572-542)载:襄公二十四年(前549)冬,楚子伐郑以救齐,门于东门,次于棘泽。诸侯还救郑。晋侯使张骼、辅跞致楚师,求御于郑。昭公五年,前亲送之,上卿及上大夫致之。犹欲耻之,君其亦有备矣。不然,奈何?韩起之下,赵成、中行吴、魏舒、范鞅、知盈:羊舌肿之下,祁午、张邏、籍谈、女齐、梁丙、张骼、辅跞、苗贲皇,皆诸侯之选也。妣吴氏(孟)。

妣吴氏  生子二:进明、权。(显王时期):


075世 进明公  明进 骼公长子,字去疾,慎靓王、赧王时人,战国初期周慎靓王(前320-315)时赵国大夫。从居于朝后为相国,妣殷夫人(邓、赵、顾)。

殷夫人  生子一:孟谈。(慎靓王时期)。


076世 孟谈公  进明公之子,讳国师,为赵谋臣,其后仕韩,徒居河南(开封延津)史载公元前454年,智氏欲吞食其它三族,首先胁迫韩、魏共攻赵氏于晋阳(今太原市晋源镇北古城营村一带),赵襄子(前457-425在位)率晋阳军民固守城池,相持一年之久。智伯无法破城,使用汾水和雪水灌晋阳城,眼看汾水将及晋阳城头,晋阳城危在旦夕。当此危难之际,赵襄子遂派心腹重臣张孟谈深夜出城与韩、魏暗中讲和,于是,韩、赵、魏三家结成同盟,共灭智氏,晋室蓑微。公元前403年(周威烈王二十三年)徒有虚名的周王朝正式册封赵、魏、韩为诸侯,赵、魏、韩与齐、楚、秦、燕并列为战国七雄。前376年,赵、魏、韩灭晋,三分其地,史称三家分晋。(《史记:赵世家》、《战国策卷十八:赵策》、《资治通鉴卷一》)。妣刘夫人(肖、邓)。

刘夫人  生子三:正塑、柳塑、望塑。(赧王时期)。


077世 柳塑公  抑塑 孟谈公次子,名如山,(前?-490年):晋范氏家臣,其后由晋徙齐,齐徒赵、再赵徙韩,为韩国世卿。前490年晋使赵鞅(筒子)伐范氏,柳塑战死柏人,其后随士吉射(范昭子)徙齐国,后徙赵,及前454年赵襄子与智伯分范、中行之地,柳朔后裔迁韩国。柳塑公与孔子属于同代人。妣苏夫人(巫、朱)。

苏夫人  生子二:开地、开池。


078世 开地公  柳塑公次子,字正明,历任韩昭侯(前358-333)、宣惠王(前332-312)、襄哀王(前311-296)相国。公元前376年赵、魏、韩三国灭晋,其时韩国最弱。公元前375韩灭郑之后,于前351年起用郑国旧臣申不害推行改革、国力稍强,因以刑名之学治国,推行苛政,不久便衰败下来。前337前申不害卒,开地公受命于危难之际,出任丞相。开地公居开封西北之虞延(今河南新乡延津县),为糜延派之祖,派出曲沃。开地公历任韩昭侯、宣惠王、襄王三代丞相。妣宋夫人(朱、陈)。

宋夫人  生子二:天佑(字平)、天佐(字鹰)。


079世 平    开地公长子,字天佑,号友量,佐(前250年,恒惠23年)韩厘王、恒王、惠王时居相位。自开地至平,共相韩五世(指五位韩王),故称五世相韩(事载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历任厘王(前295-273)、桓惠王(前270-239)之相。韩国势哀败,含恨而死。墓葬于河南酸枣县东南十五里。

陈夫人  生子三:胜、良、子醇。(秦始王时期)。


上一文章:张氏流源总世序图谱

下一文章:嵩祖裔张氏族谱

推荐文章
热门文章

请各位宗亲大力支持本网站,有相关资料上传894505649@qq.com

181